作为山大在外联合培养的一名学子,这是我离开山大在校外度过的第二个周末。记得上个周末,我还坐在床上想象带我的导师性格怎么样,能不能和这边的师兄师姐相处好,不会用这边的实验仪器怎么办......
如今,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星期了,已经熟悉了实验室的一些基本设施,虽然不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小心翼翼,但我也没忘了自己是山大的一份子,在别的学校做科研不能丢了我们山大的风气。我坚信勤能补拙,所以周末我依旧来了实验室。这边每周日都是休息的,果然,到了实验室并没有其他人,只有我和约好教我实验操作的师兄。
今天一开始就学了一个很考验耐心的实验操作,叫“过柱子”。刚听到这名字,我以为是有趣的小游戏,没想到实验需要在玻璃滴管填满硅胶,然后配大概一千毫升的洗脱液,让自己的试剂随着洗脱液过硅胶柱,让一千毫升的液体一滴一滴地滴下来,自己的试剂因为极性差异,不同成分就会有先后流出来的顺序,从而达到提纯的效果。而这期间我还要控制加压,既不能滴太快,也不能太慢。第二步操作叫“点板”,也叫“薄层色谱法”,就是把自己收集的滴下来的每部分液体再爬硅胶板,找到自己要的那部分,再旋蒸去掉溶剂。然后师兄又教了我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使用。师兄说:“大部分液体都可以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来测杂质、提纯。”看着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,我不禁产生了疑惑,既然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,那我们还“过柱子”干嘛?
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回想今天的实验,我突然领悟到,我们要做科研,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,沉住气,耐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实验心态。实验时,并不会每天用到新的操作,反而是一组一组的对照与测样需要重复以前的操作,实验失败要不气馁,找原因改进;实验繁琐要有耐心,细心又不焦躁,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出实验成果!